聚焦“双一流”|第一届全国羊草生物学与产业
2021-07-07
为了展示中国羊草的生物学和我们的学校结合行业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加强羊草生物学领域及行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共建、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会、小街集镇政府协办的草原畜牧业繁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人。 2020年10月24日,“全国羊草生物与产业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蒙古大学主会场、小街集镇分会场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成立,来自全国10余家科研院所和研究所的300余人参加了会议,第一届全国羊草领域研讨会。

齐志教授致开幕词和主题报告< /p>
本次研讨会由牧草与特种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草原畜牧繁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羊草研究主持内蒙古大学团队,教授主持启智教授。
齐志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做了题为“内蒙古大学羊草研究团队介绍及未来规划”的主题。报告主要介绍了内蒙古大学在羊草生物学领域的历史沿革和成立羊草生物学创新团队的初衷、形成过程、目前的成就和未来的设想。创新团队吴磊博士做了题为《羊草和羊草染色体鉴定及基因组进化研究》的报告,介绍了羊草过去生物学研究取得的科学进展两年做了一个报告。

博士吴磊在做羊草研究进展报告
为促进科研与产业的有机融合,研讨会邀请了开鲁县小街集镇党委书记陈满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对“灵草曹镇”
强烈> 对建设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学结集镇政府分会场现场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国家林草局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站长陈继山副研究员作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系教授任安志教授,题为《中国林草质量近红外快速测量模型研究进展报告》的报告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生态学会秘书长任安志教授作题为《内生真菌与羊草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研究进展报告.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员陈双艳做了题为“羊草有性繁殖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报告,并简要介绍了团队的工作.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草原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草学会理事、吉林省生态学会副主任/秘书长孙伟教授作主题为“羊草光合作用的形成、分布与利用”研究进展报告。东北师范大学王俊峰教授作了题为《林草种子生产力提高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报告。
中国草学会草原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何峰副研究员作题为 《林草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影响水分变化及割草强度响应机制研究进展报告》.最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吴子年副研究员作了题为《羊草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的科研报告< /强>。以上报道采用网络直播方式进行。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和意义重大,希望羊草生物与产业研讨会继续办得更好。




本次大会媒体支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绿化时代草原司、中国绿化时代草原司微信公众平台“林草新闻”
林草是分布最广的典型草原内蒙古羊草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产草量高、适宜割草等特点,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草原牲畜的生长繁殖效率。 1962年,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教师赵以智在《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02,113-123页)上发表了内蒙古大学第一篇羊草论文。探索”。早在1956年,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第一任常务副校长李继同先生就亲临呼伦贝尔盟的谢尔塔拉牧场和摩达木吉苏木羊草草原进行了植被调查,建立了A草原定位监测样地。1964年,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李波依托该实验平台,发表了内蒙古大学第二篇羊草论文
